賞楓之前,我們先在仁愛鄉停一停,順道去「霧社抗日英雄紀念公園」。起初我們把車泊在仁愛鄉郵局前,打算走過去,後來發覺要走路邊,好像不太安全,就回車上再往前開。公園入口沒有位置停車,只好泊在對面的停車場,而且位於彎路中心,看不清楚兩面來的車輛,路上的車又開得超快,和我們一起過路的台灣人說這裡曾撞死人,過馬路真的要非常小心呢。
霧社事件抗日紀念碑(左上);莫那魯道紀念碑(右前)、莫那魯道之墓(右後)。
霧社事件於1930年日治時期爆發,賽德克族馬赫坡頭目莫那魯道率領各部落,於霧社公學校運動會上聯合抗日,事發後日本人以飛機大炮、毒氣等武力鎮壓,參與行動的部族幾遭滅族,極為慘烈。幾年前,魏德聖導演把事件拍成電影《賽德克.巴萊》,看過的人對莫那魯道應該不會陌生。
紀念碑前方不遠處就是往奧萬大的分叉路,可是我們看過龍錯過了,結果要開到凌雲山都民宿那個彎位才有位置掉頭回去。
左上:由台14線轉到大安路,距離奧萬大20公里。這段是有大量髮夾彎的單線雙程路,每轉一個彎前也要看清楚路上的鏡,確定沒有對頭車才轉,否則隨時撞車。
右上:沿著碧湖(萬大水庫)走了20分鐘,在駛離碧湖前,終於有位置泊車,停下來看看碧湖。
左下:看見這個牌,尚餘10公里路程,道路變回雙線雙程,比之前那段好走得多。楓之谷民宿主人很有心機,沿途每隔幾十米就會看到民宿的牌,每個也有一個謎語,應該要識台語才能解吧。

右下:奧萬大有「楓葉故鄉」之稱,未到已經看到火紅紅的楓葉了。
開了差不多一個小時,終於到達「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」。入場費(一般優待票)每人NT$150,另加停車費用(小型車)NT$100。
園內有四個停車場,我們泊在最近遊客服務中心的P1酷杜停車場。
奧萬大遊客服務中心
來到奧萬大已接近中午時分,我們決定先去奧萬大吊橋,回來有時間才看其他地方,如瀑布等,免得好像有些人不夠時間

賞鳥平台:為保護森林中較平坦處之林木,依現地狀況建造成平台區。除了在架高的地面鋪設木棧道外,為提供鳥類更多築巢空間,在樹幹上設置不同高度的鳥巢箱。
在賞鳥平台已經可以眺望楓林區和吊橋,我們差少少就到了!

奧萬大吊橋前的「森林教室」,終點在望。
走走停停,最後我們用了一小時多點到達奧萬大吊橋。

原橫跨萬大北溪至楓林區舊橋,民國96年8月22日遭逢聖帕颱風侵襲沖毀,後來於森林公園及松林區之間規劃興建長180公尺,深約90公尺,工程費1,400餘萬元之「奧萬大吊橋」,在98年7月4日完成建造啟用。
基於安全考量,吊橋僅限50人通行。但驟眼所見,橋上應該不只50人吧!

吊橋橫跨萬大北溪,橋面可以一覽萬大南、北溪匯流的景緻。
橋上的風超大,要企停停拍照也不易,嘿嘿!

橋另一面的溪谷與岩壁景色。
松林區有原生楓香樹林。97年因辛樂克颱風影響,整個萬大溪河床升高,楓林區遭土石入侵,目前無法開放,惟大部分楓香仍存活良好。時間所限,我們沒有走畢松林區的步道,就要回去了。
回程時我們走另一條路線,經「森林公園步道」和「楓林步道」。雖然路程長一點,但沒有來時那麼多梯級,較為好走,我們只用了50分鐘左右就回到遊客中心去。

左上:從「楓林步道」回望。
右上:由萬大南、北溪匯流而成的萬大溪。
右下:楓林步道的楓樹。
左下:由楓林步道的木階梯走回遊客中心。
楓紅餐廳山莊(左上)和遊客中心(右上)之間的大草原(下),同樣有紅葉可看。
不知不覺已是下午三時許,是時候要離開了,我們還要到日月潭的啊!
待續...
哼,唔係唔夠時間,係以為唔夠時間啫!
ReplyDelete去唔成吊橋咁下次咪可以再去慢慢行囉 XD
太差啦你哋,入到奧萬大居然唔去吊橋賞楓。
Delete